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件>政府文件
|
万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荣县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9-08 15:41 来源: 万荣县人民政府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万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万荣县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
工作机制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现将《万荣县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万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万荣县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
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优化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推进全县新型工业成链集群发展,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根据《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晋政办发〔2022〕59号)和《运城市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三年行动计划》(运政办发〔2023〕7号),结合万荣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好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落实县委“八个文件”精神,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推进产业集聚,形成“4﹢1”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知名的外加剂特色专业镇、全市中医药加工示范基地、全市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市重要的前沿新材料产业基地,全方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聚焦4条重点产业链,坚持“内部挖潜做强,外部招商做大”工作理念,牵引全县制造业实现链式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到2025年,4条重点产业链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规上企业数量突破60家,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抗风险能力全面提升。
三、重点产业链
(一)混凝土外加剂产业链。聚焦“原材料供应—聚羧酸减水剂、速凝剂—网络货运”延链补链、集聚项目,培育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全面提升产业能级。
1、拓展上游产业。重点培育引进聚醚单体、丙烯酸、纯碱等原料生产企业及贸易企业。
2、拓展中游产业。重点推进功能型、绿色低碳聚羧酸、无低碱速凝剂、面向高寒等复杂条件的高性能减水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3、拓展下游产业。重点是联系更多的“中字头”建筑企业、“国字号”水泥企业,对接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推动外加剂产业借势扬帆。
(二)中医药产业链。围绕“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针剂—医疗器械—医药包装—智能物流”链式发展、挺进高端。
1、做大初加工产业。建设晋南中药材集散中心,建成一批中药材产地鲜切初加工企业,发展一批中药饮片企业,加快中药材就地转化。
2、做强深加工产业。鼓励引导现有中药企业围绕颗粒、丸剂、片剂、胶囊、针剂等,开展中成药经典制剂传承创新和现代中药研发;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发功能性食品、药食同源产品;围绕生物医药,发展以原料药精深加工为主、下游制剂突破的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全产业链,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3、做好关联产业。发展利用中药材废渣生产功能性饲料、有机肥料等产业;发展中医药加工机械、包装、云销售平台等配套产业;发展中医康养健康服务产业,构建集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医药包装、集散交易、健康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产业体系。
(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一体推进果品加工、香菇加工、粮食加工、畜牧加工,持之以恒培优企业、壮大集群,打造全省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1、围绕果业,培育分选初加工、仓储包装等加工企业;培育浓缩汁、酵素饮料、复合果汁等饮品加工企业;培育果醋、果酒、果茶等酸品加工企业;培育水果脆片、果干、果酱等休闲食品加工企业;培育果胶、多酚、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提取加工企业。
2、围绕香菇,发展菌棒制作、回收企业;发展香菇干、香菇脆、香菇罐头等加工企业;发展香菇多糖、化妆品、菇药等深加工企业。
3、围绕小麦、水稻、杂粮,引进麦片、面粉、主食糕品、方便食品、焙烤食品、调味品、工艺品等加工企业。
4、围绕畜牧养殖,向上延伸饲料加工产业;向下延伸屠宰、冷链、肉制品和皮毛加工产业。
(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发力对位芳纶新材料、高品质镁合金“新赛道”,打造全省重要的前沿新材料产业基地。
1、发展新材料产业。以高端化、规模化、前沿化为方向,在先进金属材料上,培育壮大镁合金板材、型材、压铸件和铰铁硼永磁材料等产业;在生物基新材料上,加快引进生物基高分子材料、仿生材料、生态环保材料等产业;在前沿新材料上,瞄准5G终端产品、新能源汽车制造、医疗模型等领域,加快布局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颠覆性技术新材料等产业。
2、发展新能源产业。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准则,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氢能等产业,在上游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在中游发展储能电池等制造,在下游发展能源综合利用、能源物联网等,形成“风能﹢光伏﹢氢能﹢生物质﹢储能”的新能源发展体系。
(五)未来产业。抓住首批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先机,开辟精细化工“新蓝海”,塑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聚焦“六新”突破,重点发展智能化农机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抢占制高点,培育增长极。
1、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紧盯轨道交通、数控机床、机器人、无人机、激光加工等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引进头部企业;紧盯智能化农机装备,引进玉米采收、药材采收机械等特色农机产品,抢占农作物耕、种、收全周期智能化高地。
2、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围绕基础材料、光源应用、光电显示、设备制造等领域,重点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研发制造,形成“光材料-光元器件-系统/设备/终端产品”光电产业链条;培育发展物联网、网络安全等产业,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推进“上云用数赋能”。
3、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以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为发展方向,加快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用平衡”,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开发工业固废产品;培育废旧资源回收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建材产品。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链企业培育壮大行动。围绕“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链式集群发展方针,着力推进“产业链﹢市场主体”培育模式,深入落实强化市场主体要素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推动重点产业链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重点用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惠电价等政策措施。全力培育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持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保稳工作。(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县工科局牵头,县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万荣分局、县能源局、县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产业链金融资本助力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资金需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服务团队、审批流程、贷款规模、授信条件、融资利率等方面给予专项优惠政策支持,持续完善“投标贷”“材料贷”“增信贷”等金融产品,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畅通产业链融资渠道。(县金融服务中心牵头,县发改局、县工科局、县财政局、人行万荣支行、县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产业链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加强产业链重大项目谋划,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产业链项目,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产业链项目,持续推动项目开工、签约、投产“三个一批”活动,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对符合全县产业规划的重点产业链项目增强要素保障,在审批服务、项目用地、环评能耗等方面给予支持。坚持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动态监测,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县发改局、县工科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万荣分局、县能源局、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县招投中心、县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鼓励企业瞄准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增加创新投入,加大攻关力度,争当标准“领跑者”;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链上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市场开拓。深化县校合作,在重点产业链优先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链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全力攻克技术瓶颈。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力度,推动产业链向纵深发展。(县工科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资行动。聚焦标志性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动态完善“产业图谱”,锚定目标企业,强化靶向招商,梳理形成主导产业的集聚地、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未来市场“四张清单”,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端优质项目,不断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提高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落实“政府﹢协会﹢中介﹢公司”的“3﹢”机制,紧密联系产业“能人”,迅速捕捉产业动态,抢占高端投资主体。落实产业链招商责任,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做好4大产业链招商重点推介。(县招投中心牵头,县工科局、县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产业链数字经济赋能行动。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条主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引领,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应用、生产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不断提升重点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县工科局、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县发改局、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障措施与推进机制
(一)建立产业链服务推进机制
成立万荣县重点产业链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县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建立“五个一”(一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产业链链长制。由县长担任全县产业链总链长,县政府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有关领导担任各重点产业链链长,各产业链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各重点产业链推进工作方案和支持政策,组建工作专班,确保各重点产业链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工作闭环管理运行机制
构建部门分工协作、属地主体责任、重大项目服务、问题解决办理和工作调度督导五大管理运行机制。产业链牵头部门协调市直各相关部门,对涉及产业链发展的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市场拓展等工作积极支持、分工协作。按照地管理原则,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发展,并立足县区产业基础,打造一批适合本区域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实施一批产业链重大建设项目,建立项目落地建设全周期服务机制。围绕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建立问题收集、意见分办、及时反馈、销号管理等问题解决办理机制。强化日常督导,产业链牵头部门每季度将工作推进情况反馈至总链长牵头单位,汇总整理后呈报总链长。
(三)实施清单化管理机制
形成“一份产业链图谱清单、一张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清单、一套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清单、一张重点园区或产业区块清单、一张产业链招商任务清单”五项工作任务清单,实施重点产业链“五清单”管理。各有关部门围绕“五清单”,不断跟踪推进、动态调整。
(四)深化综合支撑服务机制
各产业链牵头部门要成立产业链专家咨询组,负责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与产业发展动态趋势,研究有关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为产业经济、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每条产业链定期开展重点产业链运行监测和风险评估。实行信息数据共享机制,有关部门定期梳理重点产业链招商动态、重点企业和项目对接、重大战略合作意向等情况。深入总结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充分依托电视、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介,多角度、多形式加强宣传报道。
(五)健全产业链要素保障机制
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土地、能耗等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链汇聚。在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安排重大项目和专项资金上优先向重点产业链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引领作用,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统筹支持产业链发展项目;激活信贷投放和社会资本,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资金保障。鼓励产业链重点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强化政府监管、推进标准化落地实施,以标准化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本文件由万荣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负责解读。